首页 > 珠三角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第三十八期院士讲堂:漫谈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段宝岩院士对创新人才寄予厚望

第三十八期院士讲堂:漫谈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段宝岩院士对创新人才寄予厚望

  5月20日,第38期院士讲堂《漫谈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 在深圳人才公园求贤阁开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机械工程专家、国家973首席科学家段宝岩回顾了中外电子信息技术与机电耦合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中国天眼(FAST)、卫星可展开天线等重点科研项目情况,同时也分享了人才培养的体会以及做好基础科研的方法。

  ▲ 讲堂分享现场

  本次讲堂活动由南山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局)主办,华润置地城市运营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承办。区“两代表一委员”、高层次人才以及热心市民代表近200人现场聆听了本次讲堂。

  讲堂回顾

  ▲ 讲堂分享现场

  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段宝岩院士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揭示微观粒子宏观宇宙”等概念为牵引,以法拉第、爱迪生等科学家的贡献为脉络,娓娓道来,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一幅科技发展的历史画卷。

  ▲ 讲堂分享现场

  针对人才培养,段宝岩院士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技艺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严谨治学、坦荡为人”的治学为人风范,并强调年轻人要在理想与现实、吃苦与享乐、睿智与踏实、成败与得失之间找准定位、把握平衡。

  ▲ 讲堂分享现场

  在谈到如何做好基础研究时,段宝岩院士讲述了六个基本方法:一是充分认识科学创造的艰难性;二是大胆质疑,假设猜想;三是认真观察,反复试验;四是体验直觉,激发灵感;五是训练创新的思维方法;六是增加人文艺术综合知识。他鼓励观众要努力推开成功的大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 讲堂分享现场

  ▲ 讲堂分享现场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段宝岩院士对热心市民们的提问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精彩的演讲赢得观众掌声不断。在热切的思考和交流中,本期院士讲堂圆满结束。

  ▲ 院士寄语环节

  ▲ 段院士与嘉宾合影留念

  ▲ 本次院士讲堂创新使用山野及花卉市场废弃植物搭建再生布景,践行环保自然的理念。

上一篇: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 中恒建设喜迁新总部,开启“芯”未来
下一篇: ❝风拂深港·星耀未来❞民治街道举办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文艺汇演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港澳在线"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港澳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bd@gangaonet.com.cn
为你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热点精选 更多
精选图集 更多

网站首页 | 港澳论坛 | 手机客户端 | 贸易商城

地址:澳门氹仔徐日升寅公马路行政楼2号楼 港澳在线©版权所有2016-2020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