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频道 > 国内游 > 文章详情页

七星渠: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

七星渠: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

近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讲好黄河水故事,传承保护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星渠管理处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走进中小学校园,为中宁县广大师生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水文化盛宴。活动过程中,既有节水知识宣传普及,又有水利历史变迁介绍,还有重点水利工程结构艺术展示,学生们看得专注,听得认真,掌声不断。

本次活动,让中宁县中小学的师生们切身感知、体验到了古渠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大家了解水文化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气氛。

七星渠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宁夏卫宁平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社会影响最为显著的一条引黄古干渠。渠首采用无坝引水技术,有“塞北都江堰”之称。2017年,作为宁夏引黄古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19年,流传于渠道沿线的民间故事“古渠传说(七星渠的传说)”入选自治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七星渠自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申滩村引水,流经沙坡头和中宁2县(区),尾水至中宁县白马乡新田村入黄河,渠道全长120.6千米(其中:七星渠87.6千米,高干渠33千米),承担着沙坡头区和中宁2县(区)及红寺堡、固海扩灌、同心三大扬水灌区245万亩农田的供水保障任务,为宁夏中部干旱带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七星渠管理处)

<
上一篇:甘肃省文旅厅组织召开规范演出市场秩序座谈会
下一篇:安徽黄山着力推进文旅领域纠纷有效化解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港澳在线"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港澳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bd@gangaonet.com.cn
为你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热点精选 更多
精选图集 更多

网站首页 | 港澳论坛 | 手机客户端 | 贸易商城

地址:澳门氹仔徐日升寅公马路行政楼2号楼 港澳在线©版权所有2016-2020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