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频道 > 国内游 > 文章详情页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四川、重庆两地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认真落实《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强化协同,搭建平台,共谋发展,合力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共护巴蜀文化遗产。分工推进“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搭建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等技术攻关平台,实施完成17项川渝石窟寺保护科研示范项目。召开“川渝山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进会,深入推进“考古中国—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等重大考古项目,协同提升巴蜀文明影响力。联合调研起草《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创办川渝区域性非遗展示平台,组织开展石刻技艺非遗传承人活态展演,合作保护同根同源非遗项目。

共推文化交流合作。创立“成渝地·巴蜀情”文化旅游活动品牌,联合开展巴蜀合唱节等22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实施“川渝阅读一卡通”项目,截至目前已有92家图书馆共享3000万册图书通借通还。组织川渝13家专业文艺院团开展两地巡演活动,重庆《绝对考验》、四川《将进酒》等26部舞台剧目精品走进两地巡演。举办川渝杂技魔术等舞台艺术展演,促进戏剧戏曲培训研讨等舞台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交流。

共促文旅产业发展。申报共建川渝国家文化旅游创新改革试验区,指导编制《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成立跨区域6大文旅联盟,实施石刻文创园区、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协同打造嘉陵江旅游风景道。持续推进长征、长江、红军文化公园(川渝段)建设,发布“川陕苏区”首批革命文物主题游线路。共塑“川渝一家亲景区惠民游”等省级品牌活动,整合“百万职工游巴蜀”年票平台,发行年票覆盖30万职工,带动出游近100万人次,累计拉动消费超10亿元。

<
上一篇: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更多少年儿童心中
下一篇:淮安地校联合创新打造旅游进校园活动品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港澳在线"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港澳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bd@gangaonet.com.cn
为你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热点精选 更多
精选图集 更多

网站首页 | 港澳论坛 | 手机客户端 | 贸易商城

地址:澳门氹仔徐日升寅公马路行政楼2号楼 港澳在线©版权所有2016-2020

用户
反馈